老成都记忆
在成都花牌坊街40号,有一家有着80多年历史的手工鞋厂,这里生产的三江布鞋,让很多老成都人耳熟能详。然而,随着制鞋师傅渐渐老去,制鞋技艺面临失传。昨日上午,至今坚守在此的黄先德告诉记者“现在我们的鞋厂,已基本属于关闭状态”。这意味着,成都人的三江布鞋时代,将成为记忆……
曾经的辉煌
昨日上午,成都花牌坊街40号的一个小院,堆满了各种杂物。一辆大卡车正来回搬运着砖头、石块。一位50多岁的男子,站在一间小屋门口,注视着这一切。在他的背后,一块印有“国营成都三江鞋厂”的牌子立放在厂房外。
这是成都市区内,最后的一家手工布鞋厂,这家鞋厂关闭在即。
这位男子,便是54岁的黄先德,也是这家布鞋厂的承包人。从1979年进厂至今,他已经在这儿干了30多个年头了。黄先德回忆,有着80多年历史的成都三江布鞋厂,前身是一个手工作坊。随着市场的发展和为了解决就业问题,政府将其收归国有并成立了布鞋厂。
1971年工厂从三多里搬到现在的花牌坊街,三江布鞋开始为成都市民所熟知。“最红火的上世纪80年代,厂里有300多人,每月生产的鞋子有近万双,市场上供不应求。”“当时那个年代,能进国企,特别让人羡慕。”
布鞋的尴尬
随着市场经济的崛起,当年叱咤风云的国营成都三江鞋厂,受到了极大的挑战。
1992年,是黄先德一生中最难过的日子。“随着90年代的国企改制,一批国有布鞋厂该淘汰的淘汰,该关闭的关闭。”三江布鞋厂也位列其中,“虽然在厂里干了很多年,我也不得不下岗。”
下岗之后的黄先德,谋了一份保安的职务。“我们这些人,做了一辈子的鞋,除了做鞋,其他都不会啊!”几年之后,一个好消息传来,成都三江鞋厂要恢复一个车间生产布鞋,黄先德作为厂里的老工人率先争取,最终如愿成为承包人。
黄先德带领着当初一起下岗的七八位“老鞋匠”,开始了三江布鞋后期的辉煌。“成都人很喜欢穿布鞋,尤其是我们三江的布鞋,轻便、舒适、透气。”然而,在他承包三江布鞋厂的10年间,是中国市场经济竞争最激烈的阶段。中国的布鞋行业发展停滞不前,而运动鞋、皮鞋却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冲击着传统的布鞋。讲起当初承包鞋厂的经历,黄先德说当初想法很简单,只是想用承包鞋厂的方式,去守望对手工制作布鞋的挚爱。
每天,黄先德和他的几位“战友”,在面积不到30平方米的两个车间里忙碌,坚持用传统的手工制作布鞋。“制作一双布鞋,要经过30多道工序,每道工序一点都不能马虎。”黄先德告诉记者,光是生产男鞋鞋底的布料,就厚达28层,用的布达到1.6米长。
失传的手艺
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,布鞋市场开始逐渐萎缩,曾经热闹的厂房渐渐变得冷清。然而,对于布鞋的销量,黄先德倒是不担心,“成都还是有很多老客户,他们都来我这里订做布鞋。”最让黄先德尴尬的是,随着岁月流逝,他们一批的制鞋师傅,年纪越来越大,都到了退休的年龄了。
而现在的年轻人,少有人愿意学习做鞋的手艺。多年前,黄先德就想把传统布鞋的制作,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,“但愿意学做布鞋的年轻人,根本找不到。“现在,只有我一个人,还坚持留在厂里。”
黄先德表示,有老主顾来订做布鞋时,他便做一双。如果实在忙,他便去找以前的两位“战友”回来帮忙。昨日上午,记者在现场看到了前来取布鞋的黄婆婆。黄婆婆今年70岁了,穿了40多年的三江布鞋。今年9月,她特地从上海回成都来,订做了几双布鞋。听到黄先德说鞋厂即将关闭,黄婆婆一脸失落,“那以后再也穿不到这么舒适的布鞋了哦!”
对于三江鞋厂的未来,黄先德暂无太多打算。现在,花牌坊街40号已经开始改造了,黄先德承包的两个车间,也在其中。等院子全部改造完,他说他也该歇一歇了……